考試、大學學歷、與鄙視鏈|考不上大學的迷思

考試、大學學歷、與鄙視鏈|考不上大學的迷思

今天是香港DSE考試第一天。

「萬一分數不夠,考不上大學是不是代表人生就毀了?」 社會在討論這個問題時,都把大學當作是「人力資源產生器」,大學畢業被當作是人生履歷表的第一站,如果第一站失敗了就沒法取得下一站的門票,例如沒有好的學歷自然就沒有好的工作,就=人生也就失敗了?

就像以前香港的義務教育放寬,由9年免費教育到2007年提出的12年免費教育,中五會考取消變為中六考試一Take過,當時也有很多人說中五畢業的人就業會困難,中七學生和中六學生的學位哪個更厲害等等,彷彿學歷稍為高些,找工作就會更順利些。

學歷這回事,還是跳不出一個鄙視鏈 Chain of Contempt。

在學歷鄙視鏈中,排名好學校的海龜最強。

哈佛耶魯 比 牛津劍橋 厲害一些。
又比 Stanford, Chicago, UCB, NYU 厲害點。
又比 港大/ 中大/科大 再厲害些。 
又比 UK Red bricks /澳洲/加拿大 厲害。
又比 其他英國Top30 美國Top50 厲害。
再比 Poly/CityU/BU 和 其他本地大學 厲害。
最後是野雞大學了。
(來自某網排行榜)

鄙視鏈的面前,海龜跟海龜玩,三大的跟三大玩,非三大跟非三大玩,大專又跟大專玩。
大約香港人 ,在社會的風氣導致下,實在太愛面子了。

考試高分就去一間好大學,沒這麼高分就選次一點的大學。入到好大學入到好科系,(我們稱為神科),就意味著走上神壇,說出來別人都覺得很牛逼。 在同學/同事之間的圈子中,也會不由自主討論出身,好像你來自哪所大學,你的學歷高低,就決定了我要不要再跟你聊天跟你玩。

這時有人會站出來說,我們走的是精英主義,大學,所謂的排名,所謂鄙視鏈是維持社會體制的平衡。

說實話,即使香港制度開放到全民大學,大家都可以讀大學,都不會對整個社會體制有影響。社會的機制是疊代的,什麼樣的大環境會塑造出什麼樣的制度。像現在的高中生競爭力也不似以前。 假設每個人想上大學就都能上大學的話,那麼大學生就不再會是成為挑選人力的標準,社會整體自然會發展出一個新的人力資源競爭的新機制。

其實所謂怕大家競爭力下降、打著社會就該行精英主義的旗號背後的目的、所謂的鄙視鏈存在的根本原因,也只是想要突顯自己的不同,那些被你們列為低一等級的人有同等學歷才是真正不舒服的地方吧,所以對分數的高低才會這麼敏感。 

然而學業成績高與低,入大學與否,從來都不是定義人生是否成功的決定因素。

學生時代成績不好,或許只能說明你的某些學科學得不好,但不能代表你將來做得不好,絕不能把學習成績作為包袱背在身上,更不能用成績去預測別人的未來。

不是意味著我進不了大學,人生很灰暗,或是只要是大學畢業就前途無可限量。事實上街上這麼多人拿著不同的大學學歷,也沒見大學生畢業有多吃香,這跟以前七八十年代,一個村出一個大學生,整條村要放炮吃燒肉慶祝已經不一樣。大學的錄取率亦都比以前逐漸提高,以前的錄取率可能三成,現在所有大學公立私立或許都有五成了。

而且讀過大學的人絕對會發現,光只是「上大學」並不會對他們人生有幫助。而部分人天生確實不適合乖乖坐著念書,而念書對他們來說絕不是件快樂的事,而當人被逼著做不喜歡的事,大概率要把這事做好,很困難。

比賽也從來都不是在學校定勝負,你可能會在剛畢業找工作,發現學歷會是考慮的一部分,但一旦你脫離了「畢業生找工作」的身份,就再也沒有人會問你大學成績如何,所謂的GPA,Transcript,byebye啦。 出了社會,更看重的是你對新環境的適應力、你的人際交往能力,處事能力、工作經驗,這些東西都不是在學校上課就會教懂你的。即使你的中國近代史拿到全班最高分,也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應付背後捅你刀的同事。

你會發現社會上站在高位上的成功人士根本不把學歷當成一回事。而只有擔著學生這身份(沒有面對就業壓力)或每天打著一份牛工,做得氣喘吁吁,被上司逼著、被業績趕著的人,才會把這個學歷(或許能證明我曾是很牛逼的人)拿出來講,想著要在這爭一點面子。

教育制度傳承至19世紀後期的工業時期,學校教育旨在培養合群服從指令的學生,為工廠提供知識充足又唯命是從的工人,因此標準統一的測驗成績成為了生產標準的唯一指標。 

現今雖然教育制度的框架維持不變,但我們的社會也從工業經濟轉變至資訊經濟,改變的正正是以成績取勝的時代,以前學習就只有學校的途徑,所以讀了書的人會比沒讀書的人有競爭力,但現在網路的普及化,線上媒體,上百種的渠道,可以讓你在最理想的狀態下用最理想的速度學習,學習過程其實不再需要步伐一致地囫圇吞棗。

當然我不是說不讀大學反而會有一個好出路,事實上按大概率來說,讀大學的學生 90% 在直線上會比其他人更易拿到一個起步較高的工資。

但我們如果把成功只限於你獲得的工資是高與低,未免太過狹窄。如果你做著你感興趣的事,做著你認為有意義的事,無論是低Paid,還是No-paid,都不妨礙你在這刻,在心中,在大家眼中是成功的。能在這世界上做自己喜歡的事,走在自己夢想的路,實在太難了。

在一個新聞評論中一名應屆考生說:「很怕考試成績不達標,那麼我想要做的事,說了出來追求夢想的話,怕是要被人嘲笑了吧。」

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日後要做什麼,成為怎樣的人很難得。
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,才有實踐的價值。即使跌倒了,姿勢也會很豪邁。
而追隨夢想的人終究、一定會天從人願的。 

最後當然也希望大家考試能順順利利~~只是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了!加油~(ˇ⊖ˇ)

關注我一起成為有趣的人吧
error

蘇小妹

永遠芳齡二十,予盾的結合體,經常被逼營業,信奉詩酒趁年華的道理。不是細膩的人,畫畫都是很粗糙。喜歡拼圖,夢想有人送一萬塊拼圖讓我慢慢拼,因為自己不捨得買。小時候想過開漫畫店,一邊看漫畫一邊收錢。吃飯是偶遇,喜歡你也是一場偶遇。

沒有什麼想對我說的嗎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